2011年全球主要乐器市场评估报告
准确评估2011年全球主要乐器市场的表现,要从两方面来讲:第一,我们乐观的发现,2011年全球主要乐器市场创造了163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较2010年增长3%,可以说,自2009年的经济危机以来,行业终于收回失地,重振山河;然而另一种悲观的态度认为,即便取得了一定的增长,但较历史最高纪录182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还是下降10%。显然,这两种观点都没有错,只是角度不同。乐器行业的产品范围宽泛,种类众多,也这是如此,市场需求与其他的耐用消费品相比,反弹力较强。例如,近几年,高尔夫产品销售收入下降24%,摩托车销量下降18%,数码相机下降11%。然而,全球范围内的信贷危机和消费谨慎无疑将继续制约销售收入的增长,市场前景荆棘密布。
“音乐制品”这个术语是个宽泛的概念,不同人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该报告中所指的音乐制品包括电子及声学弦乐器、管乐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功放、录音设备、音乐软件、计算机终端、乐谱以及各类相关产品的配件。
报告中涉及的数据及评论主要来自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库,各国行业协会的统计资料、上市公司公开报表。二十多年前,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的支持下,世贸组织就为各类产品代码制定了统一标准,为报告获取全球进出口数据提供了便捷条件,数据的精确度大大提升。通过监控贸易流向,我们能更精准的评估当地市场规模。我们能够准确的统计到中国吉他和音源扩大器出口到丹麦的数量以及美国生产的吉他出口到日本的数量。仅仅以上两个例子,足以证明我们统计的数据可高度精确的评估全球乐器市场规模。
本报告囊括了39个国家和地区的乐器市场,约占世界人口的72%。由于中东、中亚以及非洲等国家没有建立规模化的销售网络以及乐器销量过于微少,不具备统计价值,因此该报告中没有纳入这些国家。为便于比较,按2011年12月31日当日汇率,将各国的销售收入转换为美元后进行统计。
发达的科技以及便捷的交通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但同时各个地区的市场又保持着其特性。在希腊,将近50%的民众其收入主要依赖于政府,由于欧债危机,希腊减赤目标无法达成,政府濒临破产,这直接导致2011年希腊乐器市场遭遇滑铁卢,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7%。与此同时,2011年印度尼西亚销售收入增长16.2%,印度增长12.3%,中国增长8.5%。民众收入不断上涨,产品竞争力提升以及有利的人口结构(12至28岁的青少年人口比重较大),这些因素决定了这些新兴市场的快速增长。
除上述几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市场,各国乐器市场销售收入增长率主要集中在2-4%。在日本,由于经济不景气,加之这个国家严重的老龄化现状,导致2011年销售收入仅增长1.8%。与之相反,加拿大正处于经济复苏期,人口结构又较为年轻化,因此,市场获得了较为稳健的发展,销售收入增长4.1%。尽管全球各个国家的市场表现各不相同,但都面临着两大挑战:在网络时代,如何管理分销网络?如何进行技术革新,提高生产力?
分销网络面临的挑战在欧洲尤为显著。十年前,整个欧洲地区,消费者大多选择在当地的琴行购买乐器产品。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以及世界范围内运输的便捷,局面发生了变化。包括德国Thomann及英国Digital Village在内的大型购物网站,物美价廉,运输便捷,消费者从中尝到了甜头,在欧洲积累了大量的客户。然而,对于制造商来说,面对消费者已经形成的网购模式,唯一可做的就是转变销售策略,适应新市场运作规则。至此,制造商还会坚持在本国委任代理商吗?他们又该如何制定“跨欧洲”的产品价格?
这种跨边界的贸易往来不仅仅出现在人口密度高,各国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近的欧洲。美国Musician’s Friend以及eBay,他们的快速发展正在影响着远在3500英里外的澳大利亚。对于澳大利亚的消费者来说,他们购买进口乐器,不但省去了高额的税金,同时对于网站的经营者来说,获取了同样的利润,一举两得。
近年来,导致整个行业萎靡不振的罪魁祸首还是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然而,科学进步也“难逃其责”。正如iPhone问世后,消费者无需再购买相机、随身听、电话簿以及百科全书,仅手持一个iPhone就满足了所有的需求。一个笔记本电脑,可以安装价值1000美元的软件、程序以及合成器插件,甚至以低于几年前四至五倍的价格安装上录音台。同样,iPhone的软件,从0.99至19.99美元的价格,把过去的传统的乐器分割成几部分,包括效果器、调音台,甚至是吉他弦。
过去这四年,发达国家都在进行着令人沮丧的经济调整:陷入困境的金融部门、不透明的政府支出和收益、过度负债的消费者、萧条的房地产以及高失业率,这些是导致次级水平的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目前,巴西、中国、印度尼西亚及波兰,正在以轻快的步伐向前进。虽然这些发展中国家行业的基数较小,但市场的潜力不容小觑。编译/高萍 编译自:美国《音乐贸易》2012 No.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