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唢呐出“双音” 老汉自制“双管唢呐”吹出别样曲
中国乐器协会网讯:据德州新闻网报道,66岁的李新民痴迷唢呐吹奏,他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城毛驴伴奏乐队的唢呐手。最近,李新民又练起了自制的“双管唢呐”,他说:“这个双管唢呐,听起来就好像是两个人在吹两把唢呐一样。”他自豪地表示,自己的双管唢呐可是德州的第一把!
38年后重拾唢呐,2006年李新民从铁路系统退休。原先忙碌的日子一下子空闲下来,这让闲不住的李新民有些不适应,“这时候我就想起了年轻时吹唢呐的事,找出原先家中搁置多年的唢呐,重新吹了起来。”
李新民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9岁的时候他家附近的一个卖艺老人送给他一把唢呐。“我当时跟着那个老人学了一些曲子,但因为当时年纪还小,只会吹他教的几首曲子,并不识谱”。文化大革命时,李新民加入了宣传队,在宣传队他学到了更多的乐理知识。“当时在宣传队,我学习了唢呐、二胡、京胡等乐器,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唢呐,下的功夫也最多。”李新民告诉记者,那时候他学会的第一支曲子就是《东方红》,演奏最多的是《毛泽东语录》。
然而,1968年李新民参加工作后就很少参加演出了,他1970年结婚,“后来有了孩子就彻底放下了唢呐,一直到退休我都没有再摸过,一晃快四十年了。”
重拾唢呐后,李新民每天上午九点都会外出练习,在公园、在广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有时候他干脆就坐在马路边吹起唢呐。他说:“有很多人听到我的唢呐声会停下来和我聊天,有懂行的还会和我交流一下。”现在,李新民有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友,“我们每天都会在明月湖边聚在一起吹唢呐,探讨技艺。”
李新民吹唢呐不光娱乐自己,还热心为社区文艺活动服务。“我住在顺城社区,我们社区的跑驴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听说我唢呐吹的好就邀请我加入了伴奏队伍,现在我是队里的唢呐手。这几年,我和大家一起到青岛、济南等地演出,将咱们民间艺术传到了外地,也算为德州文化发展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受启发挑战双管唢呐谈起自己练习双管唢呐的初衷,李新民笑了,“一个月前,有个东北小伙子路过德州,这个小伙子是一个艺人,有一个自己制作的双管唢呐,我听他吹了几支曲子感觉不错,而在德州我还从没见过有人吹这样的唢呐,所以我萌生了吹双管唢呐的想法。”
李新民吹奏的双管唢呐,听起来声音很协调,就像两个人两把唢呐在齐奏。李新民告诉记者:“我这把双管唢呐,是我和我们单位的另一位退休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