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谱写国交新乐章——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访谈
中国乐器协会网讯:据北京晚报报道,2010年,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团长关峡的“指挥”下,奏响了一系列华彩乐章:演出136场,收入近3000万元,创历年最高;连续推出“聆赏经典”、“大师风范”、“龙声华韵”、“新年新春”等系列品牌音乐会,演出规模、曲目丰富度都超过往年;请来世界指挥大师普拉松任首席指挥;两度被作为“亚洲最好的交响乐团”参加莫斯科和韩国的国际音乐节,被评价为“逼近欧洲一流水平”、“十四亿中国人的骄傲”……
然而,关峡对此并不满足,“我们毕竟只是‘逼近世界一流水平’,还没有‘达到’。因此要加快步伐,向世界一流水平乐团迈进。”
北京晚报记者王润针对国交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等问题访谈了关峡团长:
记者:您认为国交和世界一流水平乐团的差距在哪里?
关峡:交响乐产生于欧洲,评判的标准也在欧洲。另外,国交是国家乐团,除了指挥以外,演奏家没有一个是外援。如果可以请外援的话,我看成为世界一流用不了两年。但国交不能这样做,所以我们在人才培养和乐团建设方面,比其他乐团难度更大。
记者:国交目前在发展上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
关峡:国交从1996年改革以来,引进了西方的管理制度、音乐季的演出制度,但是和中国本土水土不服的问题至今也没有完全解决。作为国家院团,只能苦练内功,从全世界的华人乐手中引进优秀人才,这是我们的出路。
另外国家院团同时肩负着提高和普及的任务,高端音乐会要演,下基层慰问也要演,乐手们连续工作,一直忙到腊月廿九晚上才能想想回家的事。
记者:国交在硬件方面与世界水平有差距吗?
关峡:国外乐团全部乐器一般5至7年就更换一遍,而国交是由政府投入,更新节奏跟不上。我们四年前到韩国演出,韩国中央日报就明确地指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是一流的乐团,但是美中不足就是它的乐器不行。
引进高端人才,及时更换乐器,这两方面都需要政府有计划地投入。要想很快轻装上阵是不现实的。机制创新,观念更新,与时俱进,这些都是乐团管理的大事情。
记者:现在国交收入情况如何?
关峡:全乐团平均年薪6万多元,业务人员也就是乐团演奏人员平均下来11万元左右。据我了解,在全国职业交响乐团中排行第九。这就是我们要担负太多职责造成的。如果单纯商演,我们能成为中国第一富团。政府加大对乐团的投入是当务之急。
记者:国交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措施?
关峡:从2010年开始,我们派了七个声部的首席去欧洲和美国进修学习,由顶级音乐家授课。我们还请来国际大师和国交合作演出,以此获得艺术经验和合作经验。国交必须双轮驱动,打出自己特色,在演奏西方经典方面要缩短与国际一流水平的距离;演奏中国交响乐作品则必须是世界一流,中国第一就是世界第一。
记者:国际一流指挥家的出场费都非常高,那国交的指挥家和特邀的国外指挥家,待遇都如何呢?
关峡:都是市场价。国交现在有五个指挥:首席指挥是普拉松,荣誉指挥是汤沐海,首席驻团指挥李心草,首席客座指挥邵恩,首席特邀指挥陈燮阳。我们还要请一些欧美一流大指挥家。不管是团里的还是请来的指挥家,他们在国际上什么待遇,我们就支付什么样的价格。除了指挥,首席演奏家的待遇也是市场价,我们在这方面非常国际化。
记者:国交2011年的计划?
关峡: 3月份我们将推出大型交响音画“魂系山河”。建党九十周年,国交也要推出几台音乐会,还要恢复一些红色经典作品,比如《保卫延安》。要和百代唱片公司进行合作,录制由普拉松指挥、国交演奏的《大地安魂曲》向全球发行;还要参加文化部直属院团优秀剧目展演。
今年还有个特殊的主题,2011年是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成立55周年。
今年还要请一些世界一流指挥家和我们合作。现在已经签了合同的有指挥大师夏巴多,6月份会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还有几个世界级指挥大师正在商谈之中。今后我们将会更多和国际一流指挥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