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制琴大师徐永成十年磨一琴摘国际大奖
中国乐器协会网讯:据广州日报报道,在刚刚落幕的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广州制琴大师徐永成摘取中提琴金奖。由中国乐器协会和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于
为了造惊世之作,徐永成没少跑世界各地收藏顶级提琴的博物馆。特别是制琴圣地意大利,他每到一地就要仔细地记录声学品质、主要尺寸、外观工艺、主要原材料标志、贮存等方面具体的要求。
徐永成告诉记者,这把获奖中提琴与另外两把金奖小提琴及大提琴已经送赴上海世博会展出,并被组委会永久收藏。为制作这把中提琴,徐说:“整个耗费了我10年的光阴,面板的湿度、材质,一点点都不能马虎。”谈到该琴的价值,业内人士认为,世界顶级金奖提琴,已属无价之宝,其音质和工艺,堪称当今工艺提琴最高水平。
提琴制作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被称为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起源于欧洲的提琴制作历史绵延400年,形成了独特的制琴文化。这是区别于大部分乐器制造业的,也是这个专业的魅力所在。纵观音乐发展的历史,乐器制作、乐曲创作和音乐演奏三者总是缺一不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因此,欧美诸国都非常重视提琴制作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提琴制作行业,是一个精细的手工制作行业。或许做个提琴制作工匠并不难,然而要成长为一名提琴制作师、优秀的提琴制作师,甚至大师,便绝非易事。妙心巧手,这或许是提琴制作师们成长至今成就非凡的一个概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什么使他们孜孜以求,坚持至今?对提琴制作的乐趣心得,每位制琴师都玄机暗藏,与人不同。
徐永成告诉记者:“从事提琴研制工作已三十余载。”从制琴工厂的一个木工,到一代制琴大师,他走过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艰辛历程。因为没有音乐基础,徐在20多岁才开始学习音乐,并练就了一对辨别音质的金耳。为了学习造琴,他拜一代宗师梁国辉为师,并称为梁的嫡传弟子,其提琴制作理论及制作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