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乐器行业主要数据分析与市场预测
数据概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一季度,全国乐器行业221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31亿元,同比增长4.25%。按主营业务收入排序,西乐器为34.07亿元,同比增长8.11%;电子乐器8.72亿元,同比下降11.51;其他乐器及零件8.64亿元,同比增长3.1%;中乐器5.88亿元,同比增长12.62%。
据国家海关数据,2013年一季度,乐器行业共出口各类乐器及零配件3.26亿美元,同比增长7.28%;进口各类乐器及零配件5925万美元,同比下降17.05%。其中立式钢琴出口1066万美元,同比下降21.66%;三角钢琴出口变化不大,钢琴产品出口价格相对稳定;提琴和吉他的出口数量降幅均超过10%,但进口却上升20%左右;提琴出口金额下降不大,吉他出口金额增长近20%;管乐和打击乐器的出口数量和金额整体变化幅度都不大,基本持平。但进口量却大幅上升,其中打击乐器上升近一倍,铜管乐器上升61%;电子键盘乐器出口数量增幅达60%,但出口金额增幅仅26%;乐器零配件仅乐器用弦的出口数量和金额增长20%左右,其他乐器配件均处于下降趋势;手风琴出口数量基本稳定,出口金额提升约30%;口琴出口数量同比下降14%,出口金额增长4%。
行业反馈
受采访的乐器生产或琴行负责人普遍对当前乐器市场形势不乐观。琴行对市场的反应更直接,从年初开始就体验到了明显的下降。生产企业的反应虽然有些延迟,但进入3月份以来,出货量也有明显下降,给企业和琴行都带来很大压力。从企业的反应来看,钢琴、管乐、打击乐、配件行业压力明显。而同行业的不同企业由于各自营销渠道和产品策略的差别,对市场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有同比增长的,有持平的,也有下降的。在这种市场趋势不明朗的形势下,企业要采取有效的市场拓展方法,用积极的态度应对,坚守企业文化和产品策略,用更适应市场的方式来经营。那些日子还不错的企业也不应掉以轻心,未雨绸缪才能有备无患。
四川盛音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茂强:
乐器市场情况不容乐观,普遍销量下滑达30%左右,从钢琴来说,以往进入5月每天都会销售十几台,现在仅有几台,下降明显。影响销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经济形势不景气,人们在乐器上的消费意愿降低;低价二手琴的冲击不断加大,影响新琴的销售;严打腐败行为也使高端乐器消费有所下降。从我了解的情况看,欧美等国际乐器市场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由此影响到国内企业的出口,而国内市场的空间依然有限,竞争的加剧将很快使一些中小企业、琴行面临窘迫的境地。在乐器“量”与“质”的取舍上,企业和琴行都面临智慧的选择。我认为当前这种趋势将会持续,可能不像以往下滑后有所反弹,也许会持续下去,需要行业警醒。
河北秦川文体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秦川:
进入2013年,乐器销售市场同比有所下降,前三个月下降明显,4月份还有所好转,整体销量下降约15%左右,但销售额降幅不大,因为单件乐器的出厂价和零售价都有提高。
上海知音琴行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文玉:
市场还处于一个普遍下滑的区间,钢琴首当其冲,我们琴行由于有其他种类的乐器和电商的支撑,下降幅度还有所减少。当前形势下,各大企业的库存、回款压力都不小,对企业的经营会有影响。
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建宁:
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尽管压力很大,产销还都处于一种平稳态势。同时,各大企业都应该坚持不懈的搞好产品研发,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永恒的话题,共同做大乐器市场,这样才有发展。
福州和声钢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黄苏东:
今年的形势不同于往年,1、2月份的各项数据同比都有上升,但3、4月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各大钢琴企业都感到了市场的这种变化,纷纷采取措施,进行市场调研,召开产品推介,举办音乐活动,力求在中国钢琴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这种下降趋势会持续多久,会到什么程度?大家都说不准,处于一种观望和应对的态度,年度生产计划也进行适当的调整,把追求品质和拓宽市场放在第一位。
广州罗曼士乐器制造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陈丽萍:
就乐器用弦市场来看,出口形势很好,内销方面受到一些工厂订购量的影响有所减少。琴弦属于一种易耗品,工厂的用量也只是给产品配套,数量有限,影响也有限。公司出口比例达到65%~70%。
泰兴凤灵乐器集团副总经理 钱富民:
目前企业形势很好,1月份到现在,销售额增长了15%左右,提琴市场好于吉他市场。企业逐步减少低档产品的量,把人力和物力放在中高档产品上,提高产品品质,提高附加值,企业才有竞争力。
森鹤乐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罗建峰:
整体来说,目前的配件行业依然处于一个不容乐观的局面,特别是进入2013年,整体受到国际乐器行业不景气的持续影响,出口市场同比下降超过10%,广大配件企业都在积极提高品质,扩大内销比例。
分析与预测
——喜忧参半,不容乐观,抓紧调整
以上数据和反馈显示,2013年乐器市场的整体形势可以说是不容乐观,特别是钢琴。虽然生产数据变化不大,但从国内外销售市场的直接反应来看,却是明显下滑。如果企业还是一如既往的继续扩大生产,很快将面临窘境。几年前就大力号召的加大创新力度,转变发展方式,现在到了显现效果的时候。那些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的企业,即使大环境不景气,也不会感到太大压力。而那些一直没有自主品牌,以代工求生存,一味追求扩大规模的企业,则面临订单减少、成本加大的双重压力,企业生存困境重重。
数据还显示,一季度乐器出口金额虽然同比上升了7.28%,但实际出口数量却显现一种下降趋势,特别是乐器配件、立式钢琴和弓弦乐器。一季度的乐器进口金额同比下降17.05%,但管乐器、打击乐器和弓弦乐器的进口量却上升明显,平均增长近40%。
值得欣慰的一点是,虽然国产乐器出口数量是减少趋势,但单件乐器的价格却在上涨。可以说这既是产品本身品质不断提高的结果,也是各种成本压力的一种集中表现。未来的乐器市场终将会趋于饱和,如果企业不尽早把效益从依赖产量,转到依靠品质和服务上来,则无法保证企业得到长远的持续发展。(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