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十年:看乐器行业的发展变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十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十年,不平凡的成就凝聚成了一个又一个闪光的数字,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7%,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进入了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8倍,迎来了生活水平的新提升。这十年,乐器行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组组数字同样显示出它的发展与成就:
乐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2.83倍
主要产品产量平均增长77.86 %
中国向世界各国出口乐器金额增长 2.31倍
9家企业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14项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乐器获国家级及省市级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数量增长8.1倍
标准发布数量增长64.81%
10年乐器专利共计发布4730项,10年增长1.87倍
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规模增长4.73倍
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回顾党的十六大以来,2002~2011年, 是中国乐器行业取得辉煌进步的10年,中国乐器在国际乐器界的地位有了明显提升,这10年是中国乐器的黄金十年。
这十年,中国乐器行业努力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开始从轻工产品向文化产业相关产品转化、中国乐器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世界最大的乐器市场之一、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中国在成为世界乐器大国的基础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正在向世界乐器强国的目标迈进。
乐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2.83倍
10年来,中国乐器行业已经成世界最大的乐器生产国,各类产品齐全,规模效益不断增长。
2011年,我国乐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8.76亿元,相比2002年的62.22亿元,增长了2.83倍,销售产值234.24亿元,相比2002年61.69亿元,增长了2.79倍,出口交货值83.25亿元,相比2002年的31.24亿元,增长了1.66倍。
其中,西乐器工业总产值142.85亿元,比2002年增长2.76倍,销售产值139.76亿元,比2002年增长2.78倍,出口交货值49.45亿元,比2002年增长4.9倍;民族乐器工业总产值22.55亿元,比2002年增长5.42倍,销售产值22.14亿元,比2002年增长5.01倍,出口交货值8.01亿元,比2002年增长5.02倍。电子乐器工业总产值48.09亿元,比2002年增长1.77倍,销售产值47.65亿元,比2002年增长1.68倍,出口交货值19.57亿元,比2002年增长50.42%,乐器零配件工业总产值25.25亿元,比2002年增长6.49倍,销售产值24.67亿元,比2002年增长6.43倍,出口交货值6.19亿元,比2002年增长5.72倍。
主要产品产量平均增长77.86 %
10年来,中国钢琴、提琴、手风琴、口琴、西管乐器产量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产量第一的位置。
2011年,中国钢琴产量达到416251架,比2002年的297193架,增长了40.06%,其中立式钢琴393516架,比2002年281302架,增长了39.89%,三角钢琴22735架,比2002年15891架增长了43.06%;西管乐器120.56万支,比2002年的62.32万支增长93.45%;提琴965459把,比2002年的527612把增长了82.98 %;古筝20.58万架,比2002年增长2.14倍,手风琴11.26万架,比2002年增长50%;口琴2161万支,比2002年增长了73.99%;吉他354万把,比2002年增长67.77 %,电子琴62.66万台,比2002年增长了78.51%。。
中国向世界各国出口乐器金额增长 2.31倍
中国从2006年开始,已经连续5年晋升为世界第一大乐器出口国。2011年,中国乐器出口金额达到16.23亿美元,比2002年的4.90亿美元,增长了2.31倍,乐器进口额达到2.71亿美元,比2002年的1.02亿美元,增长了1.65倍。其中,弓弦乐器出口量增长49%,其它弦乐器增长1.58倍,铜管乐器增长2.68倍,其它管乐器增长1.33倍,电子键盘乐器增长66.46%,电声乐器增长1.52倍。
10年来,中国出口到世界五大洲的乐器都有了不同幅度的增长,2011年中国出口亚洲乐器达到4.45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2.4倍,出口到欧洲的乐器4.50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倍,出口北美洲乐器4.55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08倍,出口南美洲乐器2.0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9.63倍,出口非洲乐器0.33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7.68倍,出口大洋洲乐器0.37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47倍。
10年来,中国乐器出口到世界各主要国家的乐器也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其中,2011年出口美国的中国乐器为4.24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07倍,出口德国乐器1.54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4.5倍,出口日本乐器0.95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5倍,出口香港0.7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91倍。
中国乐器从轻工产品向文化产业相关产品转变
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显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文化建设,提升国家软实力,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使文化产业成为国家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要求。
10年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此具有双重功能的乐器产品,其文化属性更为突出。2005年1月,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标准,首次将乐器列入到相关产品范围内,2012年7月31日,国家统计局对上述标准进行修订, “乐器的制造”及“乐器零售”被列入到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中,乐器与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乐器逐步成为各地区宣传文化部门及教育体系的重要设备器材。
10年来,乐器所具有的特殊文化属性,使文化部及各地方政府对乐器行业格外重视。自2006年起,文化部共计公布了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乐器行业共有9家企业入选,分别是:江苏泰兴凤灵乐器有限公司(第二批),宁波海伦乐器制品有限公司(第三批)、北京钧天坊古琴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天津市津宝乐器有限公司、河北金音乐器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音王集团有限公司、武汉艾立卡电子有限公司、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四批)、宜昌金宝乐器制造有限公司(第五批)。
10年来,为鼓励和支持我国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商务部、中宣部、外交部、财政部、文化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根据《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从2007年开始,按年度认定了三批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乐器行业共有33家企业入选,2007-2008年度入选企业是:江苏风灵乐器集团、广州珠江钢琴集团有限公司;2009-2010年度入选企业是:北京星海钢琴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津宝乐器有限公司, 河北金音乐器集团有限公司, 鲍德温东北(营口)钢琴乐器有限公司, 江苏大风乐器有限公司, 泰兴凤灵乐器有限公司, 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艾立卡电子有限公司, 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2012年度入选企业是:北京星海钢琴集团有限公司、霸州贝司克斯乐器有限公司、河北金音乐器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怀来锣厂、牡丹江和音乐器有限公司、吟飞(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江苏奇美乐器有限公司、江阴杰麦尔乐器有限公司、江苏凤灵乐器集团、江阴金杯安琪乐器有限公司、江苏大风乐器有限公司、宁波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森鹤乐器股份有限公司、潍坊宏韵乐器有限公司、武汉艾立卡电子有限公司、环高乐器制造(宜昌)有限公司、宜昌金宝乐器制造有限公司、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会市华凯乐器有限公司、四会市华声乐器有限公司、得理乐器(珠海)有限公司等。
10年来,国家大力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建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族乐器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一朵奇葩,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古琴艺术”为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从2006年开始,文化部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我国有14项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列入其中,分别是: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玉屏箫笛制作技艺、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山西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延边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江苏省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福建省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北京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技艺、蒙古族马头琴制作技艺、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贵州省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云南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等。
乐器获国家级及省市级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数量增长8.1倍
10年来,中国乐器快速发展,不仅形成规模效益,同时在产品质量上有了很大飞跃,中国乐器开始从低档普及产品向中高档产品过渡,一批民族品牌乐器在市场上有了一席之地,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
10年前,2002年乐器行业仅有珠江牌钢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星海牌钢琴等8项获得省市级名牌产品称号,共计9项。
到2012年,乐器行业共有15种商标或者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者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1项,分别是:珠江、星海、津宝、泰山、嘉德威、金杯、凤灵、ORIENT、雅马哈、奇美、鹦鹉;中国名牌产品4项,分别是珠江、星海、海伦、诺地斯卡;省市级著名商标26件,名牌产品41件,乐器名牌产品或者著名商标10年相比增长了8.1倍。
标准发布数量增长64.81%
10年来,我国乐器标准化工作纳入国家标准化体系,走上健康发展轨道。2008年10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从此,乐器标准化工作进入快车道,2002年我国有乐器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51项。到2012年10月我国已经拥有乐器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77项,与2002年相比,我国发布的乐器标准数量增长了64.81%。
目前,乐器行业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共有89项,其中:按级别分:国家标准12项,占总数的13.5%;行业标准77项,占总数的86.5%。按属性分:强制性标准1项,占总数的1.1%;推荐性标准88项,占总数的98.9%;按类别分:基础通用标准20项,占总数22.5%;方法标准5项,占总数的5.6%;产品标准61项,占总数的68.5%;材料标准2项,占总数的2.2%;环保安全标准1项,占总数的1.1%。
10年乐器专利共计发布4730项,10年增长1.87倍
10年来,中国乐器开始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从“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转变,各乐器生产企业、社会单位、个人兴趣爰好者的“创新意识”、“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有了明显增强。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发布统计,10年来,共有4730项乐器专利发布,其中:乐器综合类1117项、钢琴专利836项、吉它678项、电子琴349项、提琴316项、古筝267项、小号224项、琵琶121项、萨克斯117项、胡琴104项、扬琴81项、葫芦丝69项、手风琴60项、笛子57项、爵士鼓44项、电子鼓37项、古琴37项、军鼓34项、阮34项、大鼓31项、笙29项、长号18项、长笛16项、巴乌14项、唢呐13项、单簧管11项、镲10项、低音号5项、双簧管3项、圆号3项。
2011年乐器专利发布共计658项,与2002年发布的229项乐器专利相比,增长了1.87倍,其中,钢琴专利数量增长6.88倍,手风琴专利增长9倍、军鼓专利增长12倍、爵士鼓专利增长11倍、葫芦丝专利增长4倍、提琴专利增长2.67倍、笛子专利增长2.67倍、古筝专利增长2.67倍、胡琴专利增长1倍、唢呐专利增长1倍、小号专利增长2.57倍。
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规模增长4.73倍
乐器行业最重要的贸易交流平台之一——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首届展会于2002年10月举行,到2012年已经举办了11届,这一时间恰好与党的十六以来的10年同步。10年来,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从小到大,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外音乐家与乐器企业家相聚,相互进行技术交流、开展乐器贸易、新产品发布的盛会,其规模与社会影响力已经可以与德国、美国的乐器展览会相比美。到2012年第11届上海国际展览会,展览面积达到86000平方米,比2002年增长4.73倍,参展商数量达到1600家,比2002年增长约4.8倍。海外参展商近400家,比2002年增长2.6倍。
十年奋进,十年辉煌。
十年来,乐器行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进步,得益于我国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路线的正确指引下,全国人民前进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途中,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全民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深入贯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好形势,使热爱音乐,学习乐器的人口数量有了快速增长,给乐器行业带来了巨大发展的机遇。
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即,这次大会将会进一步明确和制定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对未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会为乐器行业的更大发展带来强大的推动力,我们充满信心地迎接乐器行业下一个10年的更大进步。(丰元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