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全国中小学艺术教师(管乐指挥)培训班圆满结业
中国乐器协会网讯:继2009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第五期全国中小学艺术教师(管乐指挥)培训班后,由教育部体卫艺司主办,中国管乐学会承办,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组委会协办的第六期全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管乐指挥)培训班于
本次管乐指挥培训班是一次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的专业指挥知识的短期授课,中国管乐学会派出最有经验和权威的国家一级指挥,原军乐团副团长程义明和行进管乐专家荣艾国大校担任教师,培训主要内容是管乐指挥基本知识和理念,以及行进管乐器的基本概念。理论授课期间两次带领学员到上海华师大附属第四中学上指挥实践课,由学员亲自指挥该校初一二年级管乐团排练。培训班期间学员还参观了正在举行的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以加深学员对国内外乐器行业发展和乐器市场的了解。
短短六天的管乐指挥培训班得到教育部体卫艺司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副团长姜斯文、上海管乐学会会长孙铭红、中国乐器协会名誉理事长王根田、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方佩瑛、副总经理吴国斌都参加了培训班开、结业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团长于海在百忙中到培训班为全体学员专门讲课,担任上海世博会礼仪活动的军乐团专程到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现场为学员作示范表演,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令学员们久久不能平静。许多学员表示,过去只能从电视上看到的于海团长和军乐团精彩的表演,今天都让我们面对面地看到了,真是毕生难忘。
军乐团副团长姜斯文在结业式上对学员们说:“管乐艺术在一个国家,有着很高的政治性,是一种高层次,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时也是最容易普及的群众性艺术。开展这一活动对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孩子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国家和社会各界对管乐艺术的普及和推广都非常重视,管乐艺术发展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各种管乐艺术在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在我们扎扎实实作一些管乐艺术普及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目前我国管乐艺术的群众普及工作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有许多工作要做,当前关键是要培训出一批高水平的管
管乐培训班指导教师程义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管乐的普及工作十分重要,管乐训练不仅使孩子们学习到音乐基本知识,同时对孩子身心健康的锻炼、促进左右大脑的发育、精神气质的提高都很有益处。现在许多家长和孩子对管乐学习都很感兴趣,有的孩子生病了,其它课程可以缺席,唯独管乐训练不能缺席,因为孩子们知道管乐训练是一个集体项目,缺席会影响整体效果。管乐队艺术形式是全世界最普及的乐队形式,中国管乐培训才刚刚开始,目前国内参加管乐训练的大约有50万人,5000支乐队左右,北京有400支,上海100支,深圳100支,其它地方就少多了。这种状况要落后于发达国家20多年,美国有5万多支乐队,从事管乐指导的专门人才有2万多人,日本有2.3万支乐队。目前行进管乐表演已经融入高科技,国际上已经有了专门进行行进管乐的编排软件,只要输进有关行进管乐参加人数和乐器数量类别等固定数据,计算机可以马上给出几套行进管乐的乐队编配方案。”
程义明说:“这期管乐指挥培训班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管乐队的基本编制、管乐指挥应该建立什么观念、掌握的基本原则、行进管乐的几种形式等。在结业之前,我们对学员进行了测试,结果是84%的人得到满分。这次参加学习的43个学员所在学校中有31支乐队,比上年比例有所增加,这些学员基本经过不同类型音乐专科学校的学习,具有基本音乐理论素质,在学习中学员都十分认真,为了方便学生集中听课,我们事先把讲稿复印给学生。”
管乐指挥培训班结束之前对学生们作了一次“民调”:35%接受过类似培训,65%是首次接受培训;95%的人对培训非常满意,5%满意;100%对老师非常满意。学员一致表示,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启发了思路,开阔了眼界。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多办一点,培训时间再长一些,内容再丰富一点,而且希望对欠发达地区多照顾一点,派好的老师到这些地区去教学。担任管乐指挥培训班班主任的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邹琳说,参加培训班的学员学习都非常认真,而且非常敬业,虽然正值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他们都是利用晚上下课时间去参观世博会。
管乐指挥培训班结束以后,记者对三位学员作了电话采访。来自上海罗店中学周宝良学员说:“参加这次活动,对于我们这些从事学校管乐队训练的老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仅从培训班上学习到许多管乐指挥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学习了程义明老师的为人处世方式。程老师真是一个德艺双馨的好老师,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另外,通过管乐培训班,使我们了解到当前世界与中国管乐艺术的发展趋势,这对于我们今后工作的发展和思考都是很重要的。第三是在这次培训班上我们同学之间有了密切的交流和沟通,以前我们只围自己的小圈子转,现在我们看到其它学校好的作法,对自己的帮助很大。在培训班上认识的几位同学毕业后互相建立了联系,以后可以加强交流,不断促进自己的工作,我要感谢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为我们提供的平台。”
成都华西中学代文先学员在接受采访时谈了自己的几点感受和收获:“首先我觉得培训班主办单位教育部(包括省里)和承办单位都非常重视。学习课程以及外出实践和参观安排都非常紧凑,细节考虑周到,培训内容正规,而且老师都是国家一流的老师,都非常敬业。在收获方面,一是给了我们参加一流管乐培训的机会,如果没有这次机会,我们可能一辈子与这些老师也见不了面;二是开阔了视野,我们地处四川,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管乐培训,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国际和国内管乐演奏的先进理念以及行进管乐知识。以前我们成都的管乐都是少先队鼓号队,这次我们第一次接触行进管乐,还参观了上海华师大四附中的管乐队,他们学校每个年级的人并不多,但都有五六十人的乐队,而我们学校3000个学生才有20多个人的乐队,这让我们看到了与北京、上海的差距,参加这次培训班最大的收获是我们找到了差距,有了学习的目标。我非常想有机会再参加这种培训,这是在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对以后工作的推动很大。我们基本上都是靠自学,光靠书本学习不太直观,希望以后参加这种学习的时间再长一些。”
郑州回民中学毛大路学员说:“通过参加培训班使我的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我们学校在校学生6000多人,成立了民乐团和交响乐团两个乐团。过去学校重点发展这两个乐团,在教育方针上走的是精英路线,专业化道路,艺术教育的重点放在200多名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身上,注重每年有多少学生考上中央音乐学院或上海音乐学院。对于管乐艺术,虽然上级领导一直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但在我们的意识中总认为管乐队就是小学生的鼓号队。参加这次培训班,通过大量地接触管乐演奏作品和表演形式,使我们感受到管乐艺术有着如此丰富的表现力,原来认为管乐队就是鼓号队的印象被完全颠覆了,使我对管乐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回校以后,我们认真地进行了研究,并且调整了学校音乐教育发展思路,将过去只重视少数尖子学生的办学方针改变为进一步在全校范围普及音乐教育活动。通过这次管乐培训,我们找到了一条全校参与的更简便的接触音乐艺术的渠道。今后我们可能在学校开设管乐课的选修,让更多孩子走进乐团,学习简单的管乐吹奏技术和队列行进表演艺术,使孩子们从中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丰元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