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皮乐器生产企业工作会专题
野生蟒蛇濒危,二胡原料枯竭?人工繁育蟒蛇解民族器乐两难窘境
当人们听到那首哀怨凄婉的《二泉映月》时,或许很少有人会想到,这如泣如诉的琴声中同时也包含着另外一种生灵无声的哀鸣。
蟒皮是制造二胡等民族乐器的主要原材料,因为要满足人类对于音乐的追求和享受,蟒蛇在乐器上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上世纪90年代,我国野生蟒蛇数量数量急剧减少,已经濒临灭绝。
一边是传统民族文化瑰宝,一边是游弋于大自然的生灵,既要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又要让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民族乐器得到传承,人类该做何选择?
如今,这个难题有了答案。人工繁育饲养蟒蛇的成功,不仅为民族乐器制造行业提供了优质、充足的原材料,而且也使得野生蟒蛇的种群数量有望得到回升。
历史:民族乐器用蟒皮无可替代
用野生蟒皮制作二胡的工艺已经传承了千百年,因为蟒皮纤维紧密,强度大,受气候影响小,色泽鲜明,因此是制作二胡振动膜的唯一材料。除二胡外,高胡、中胡、三弦、手鼓等民族乐器也都用到蟒皮。皮面震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符号。
近年来,随着民族乐器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学习二胡的人越来越多。如今,二胡早已经由一种伴奏乐器发展为独奏乐器,被纳入各大音乐学院正规的教学科目。据估计,目前我国学习二胡的人数大约在100万人左右,而且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喜爱并学习二胡,二胡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乐器。据中国乐器协会统计,2009年,我国年产二胡约50万把,仅生产二胡消耗的蟒皮,每年就需要3万至5万张。
由于对蟒皮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导致自然界野生蟒蛇数量不断减少。从1988年开始,蟒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世界二级濒危保护物种。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制作二胡用的蟒皮大部分都要依靠从越南、缅甸等国家进口。
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及相关部门都在积极寻求通过开发研制人造仿生材料或者其他动物皮来代替天然蟒皮,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人造材料在声音、手感、韵味等方面都无法与天然蟒皮相比。在民乐界大家都知道,其他动物的皮或者人造蟒皮,还停留在试验阶段,用于演奏的中高档二胡,还是离不开蟒皮。
现状:非法购蟒仍然存在
一方面是需求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是供应量的减少,此消彼长之下,蟒皮价格也在一路攀升,这也就导致了蟒皮走私情况的出现。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斯萍副处长介绍说,目前国内市场的蟒皮资源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历史库存的。就是1988年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之前,购买、捕杀或通过其他途径收集获得的野生蟒皮。第二类是通过国家批准,以合法手续从国外进口的,主要来自越南、缅甸等国进口的蟒皮。第三类是来源于人工饲养蟒蛇企业,比如海南东盛宏蟒业科技公司人工饲养的蟒皮。第四类就是通过走私等非法途径获得的蟒皮。
由于国内民族乐器生产企业数量繁多,除了几家大厂之外,大多数都是中小规模的企业,甚至有许多都是家庭作坊、个人工作室等。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小企业不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有些企业为了得到优质蟒皮资源,也就有意无意地参与了非法购进蟒皮的商业行为。
斯萍介绍说,目前国家对于民族乐器和中医药这两类涉及传统文化传承的蟒类材料制作行业采取有倾斜性的优先保障,尤其是对于蟒皮无可替代的民族乐器行业,国家鼓励通过人工繁育蟒蛇获得蟒皮。因此,对于上述四种情况中的前三类,国家给予法律上的认可和保障,但只要一旦涉及第四类情况,将严惩不贷。
措施:通过发放标识进行监管
为了更好地对蟒皮乐器生产企业进行指导和监管,2003年1月,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文件,对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标识管理。2008年3月,我国蟒皮乐器生产行业全面启用“蟒皮乐器收藏证”,取代了2004年启用的“二胡收藏证”,使用范围也从原来的二胡扩大到所有的蟒皮乐器,包括蟒皮拉弦乐器、打击乐器、弹拨乐器。同时,针对普及型学习用二胡发放了“蟒皮白木二胡标识卡”。
为了更好地掌握发放标识的数量,国家林业局还与中国乐器协会共同研究。提出了单张蟒皮原料生产二胡数量核定标准,这一标准核定明确了不同规格和材质的蟒皮生产不同档次、规格的二胡数量。企业在申请购买蟒皮时一并申请标识卡,企业可直接向当地林业部门进行申请,或通过中国乐器协会代为进行申请。国家林业局依照企业申请的蟒皮数量进行折算发放标识卡。例如面积在1.5至2
这项措施的确有效地促进了蟒皮资源的合理利用,但这只是一个相对标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实际的问题。例如有些企业工艺较好,利用率比较高,单张蟒皮裁剪的数量要多于国家规定的数量,那么多出来的部分就没有标识可用。对此,斯萍副处长也表示,会对核定标准的数量和规格进行进一步细化,以使得珍贵的蟒皮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张蕾)
“蟒”说纷纭
养蟒者说:首先力保二胡,没得说!
海南东盛宏蟒业科技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人工饲养蟒蛇的企业。除了乐器制造行业、制药、皮革制造等众多行业都需要大量的蟒蛇原料。面对巨大的市场,该公司8万条蟒蛇存栏量供不应求。总经理林明栋说,生产二胡,蟒皮是不可替代的原材料。而且二胡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担负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任。因此,一定会首先确保二胡等蟒皮乐器制造行业的需求。
制琴者:进行合法标识,必须的!
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是国内民族乐器制造行业的骨干企业,平均年产二胡6万把左右。公司副总经理田永逸说,该公司于2004年12月底之前对尚未进行标识的蟒皮二胡进行召回和调换。在2004年至2009年间,该公司对所生产销售的37万多把蟒皮二胡全部进行标识。
拉琴者说:人造皮革替代,欠点火!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说,中央民族乐团也有一些厂家合作实验使用人工蟒皮的二胡,但效果不如天然蟒皮好,缺少天然蟒皮的韵味。蟒蛇是有灵性的动物,用蟒皮做成的二胡是有魂的。二胡演奏家高扬说,蟒皮深不可测。香港中乐团对所有的拉弦乐器进行改革,采用复合材料,从实际效果来看,只有高胡是成功的,革胡和二胡的效果都有待于探讨。
消费者说:二胡还要标识?不清楚
记者在某民乐论坛发帖进行有关蟒皮乐器标识的调查,26位跟帖网友中只有3位知道有“蟒皮乐器收藏证”或“蟒皮白木乐器标识卡”,其他均表示不知道或不清楚。而所有的网友都表示购买二胡主要看其外观和音色,对于采用非法蟒皮资源制作二胡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表示不知。
温馨提示:您买的二胡有标识吗?
目前国家已经分四批公布了共计104家蟒皮定点生产企业的名单,这些企业生产的二胡或其他蟒皮乐器都配有国家林业局发放的“蟒皮乐器收藏证”和“蟒皮白木二胡标识卡”。
消费者在购买二胡等蟒皮乐器时应检查乐器上是否配有标识卡。标识卡通常佩挂在琴头或码子等醒目位置,并且二胡的琴身上都用激光打的标识号。消费者在购买乐器时应认真比对标识卡上的号码和琴身上的号码是否一致。有误差可与经销商进行联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购买了没有标识的乐器,将来有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例如出国时遇到海关检查有可能被拒绝入境甚至会因涉嫌携带非法动物制品而被调查。而商家在进货和销售时也要注意,只要涉及非法使用蛇皮的案件就是刑事犯罪。如果出售没有配备标识的蟒皮类乐器,或者未经许可出售或购买蟒皮资源,公安机关可以直接立案,那就不是工商执法没收罚款这么简单了。(张蕾)
小贴士:你知道蟒皮哪部分最适合做二胡吗?
一般专业二胡所用皮膜是处于蟒蛇尾部与腰部之间,并且是背皮。根据蟒皮的材料分析发现,背部的皮膜远远比腹部皮膜弹性好,韧性强,抗张强度大,鳞片花纹美观,色彩丰富。
蟒蛇尾部至腰部的皮膜结构层丰富,纤维层和软钙质(角质)层厚实。由于蛇类腰部以下至尾部是爬行时运动最主要的部位,因此这一部位皮质好,延伸率小。适宜是制作高档二胡。
而腰部以上正是蛇类消化系统所在部位,由于蛇类饮食时是靠吞咽,再由胃液分解食物,容易造成胃部伸缩变化很大,所以这部位的皮膜伸缩性大,厚薄不匀,密度偏低,材性不稳定,可用来制作普及型二胡。(J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