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琴制作大师郑荃上海世博会献艺
•
2010-06-03
•
行业信息 •
阅读 602
中国乐器协会网讯:5月16日,著名提琴制作大师,全国人大常委郑荃来到上海世博会宝钢琴大舞台“中国元素”乐坊专区,在江苏凤灵集团展区内与到场观众见面,介绍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盛况,接受中央电视台及其他媒体的采访,并当场表演提琴制作技艺。
作为江苏凤灵乐器集团技术总顾问的郑荃也是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大赛评委会主席。在上海世博会中国元素乐坊专区,郑荃面对众多对提琴颇感兴趣的观众表演了小提琴制作的娴熟技艺,其技艺之精湛让所有在场的人叹为观止。表演结束后,郑教授以渊博的知识和对中外提琴产业的独特见解,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郑教授首先讲述了世界提琴的发展史。从16世纪到18世纪,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业随着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第一位小提琴制作家司徒梦岩先生1915年从美国回国后把小提琴制造技术带到中国,尽管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迅猛,特别是近50年中已不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制作家。江苏凤灵提琴在不足40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提琴生产基地,其产品质量也有了长足的提高,这是中国人的骄傲。郑荃在谈到当今中国提琴的发展现状和地位时说,现代中国提琴已经专业化、产业化。江苏凤灵乐器集团所在地的中国提琴产业之都——泰兴市溪桥镇和北京平谷区东高村镇中国提琴产业基地已受到全世界高度关注。同时,这几年以中国乐器协会提琴制作师分会所代表的一大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制作师队伍已在世界的提琴制作大赛中屡屡取得较好的成就,特别是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两个专业院校培养的一批提琴制作师更是为中国提琴跃居世界领先地位作出了较大贡献。他们为中国人争了光,为世界提琴产业争了光。郑荃教授对凤灵提琴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近几年来凤灵提琴不但做大了,而且做强了。
对未来中国提琴的走向郑荃教授提出了三点独特的见解:一是产业基地要着力于产品转型,中国提琴不仅要产量世界第一而且在质量、档次上也要世界领先。二是中国提琴制作人才是未来世界提琴产业发展的核心。中国要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推进世界提琴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三是提琴制造家、演奏艺术家和文化产业要联系起来,共同开创未来提琴产业。
现场游客和媒体记者被郑教授的精彩讲演深深感动。“中国元素”乐坊沉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钱富民)